公文,也称公务文件,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包括法定公文和事务公文。听到这里,有一些小伙伴就蒙圈了,脑海中出现一堆的问号?大家不要着急,慢慢给大家一一说来。严格的公文都有一些严格的区分,但是,在具体考试中并没有那么麻烦啦。接下来就让中公教育给大家介绍一些公文写作的方法以及常见的题型吧。
一、公文写作技巧介绍
通常情况下,一些小伙伴在审完题干确定完文种之后,脑袋里并不能形成相应的思路,尤其是在考场上时间比较紧张的时候,更是在作答过程中乱写一气,这归根结底还是没有掌握一定的技巧或者方法,接下来由中公教育给大家总结一下。公文写作最严格的格式是五要素,每一个要素到底应该怎么写呢?
1.标题写法
(1)单位名称/讲话人+关于+事由+文种
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关于+事项+文种
如:关于小区居民节约用水的倡议书;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3)复式标题:主标题+副标题
主标题一般用来概括讲话的主旨和主要内容,副标题则与第一种标题写法一致。
如:进一步学习和发扬鲁迅精神
——在鲁迅诞生 110 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4)自拟标题:
如:节约用电 人人有责;节约用水 你我同行
注:标题格式在格式上一定注意三点:居中书写;将题干中书名号、双引号去掉即为标题;如果标题字数太多,可以写两行,一般上长下短
2. 称谓写法:称谓也称为发文对象或主送单位,再通俗一点来讲就是公文写给谁,发给谁一般情况下是来自于题干的。当写法上也是比较简单的,格式只需要以“顶格写+冒号”的方式写出来即可。
3. 正文写法:正文是作答过程中的重点,在篇幅上就要体现它的重要性,但正文细分的话又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每一部分也都是有一定方法。
(1)开头:
①目的式:往往出现在题干中,常见词汇是“为了....”
②影响式:主要呈现的方式为意义或消极影响。
③问题式:针对材料中出现的问题,作为发文事由。
④背景式:结合材料中出现的大背景进行开头。
⑤根据式:主要针对材料中出现的权威观点,政策和领导人讲话等。
(2)主体:
①根据不同的文种确定行文逻辑,如建议书、指导意见等主体部分主要写做法;
②根据题干中的工作目标寻找要点,紧扣材料内容进行书写,如“开展一次‘正确看待和积极防范野猪侵扰’的宣传教育活动,拟写倡议书”,这种情况就需要根据题干确定主体内容;
③有些文种有固定的行文思路,如会议纪要:主体部分主要写会议的发言、决议、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