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部 导航

2021公安文职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四)

2021公安文职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四)

中公警法考试网 | 2021-01-18

1. “大吉大利,晚上吃鸡”、“确认过眼神,我遇上对的人”成为 2018 年流行语。从哲

学的角度看,这些流行语来自于:

A.人脑,因为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器官

B.人们的想象,因为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物质世界,因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客观存在,因为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2. 下列俗语与其所包含的哲学原理对应错误的是:

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天地和气,万物自生——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

C.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D.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体与精神相统一

3. 对于一块石头,按照建材的价格计算,只能值很少的钱,但如果这块石头是古代人民长期供奉的文物,作为文化传承下来,却又价值连城,这种现象体现了:

A.事物存在的客观性 B.人类认识的主观性

C.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D.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4. 1G 手机只能进行语音通话,2G 手机增加了短信、上网等功能,3G 手机增添了高速上网功能,4G 手机的通信速度更快、网络频谱更宽。这表明:

A.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全面继承中得以发展的

B.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的

C.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抛弃中得以发展的

D.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5. 随着生产和生活垃圾的急剧增加,垃圾处理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和经济问题,而有的专家却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将垃圾看成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段话:

A.坚持了联系的观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B.混淆了矛盾主次方面,看不到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

C.坚持了矛盾的分析方法,看到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违背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看不到矛盾的普遍性

【参考答案】

1.【答案】D。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018 年流行语,属于意识范畴,但是来源于客观存在,因为意识是人脑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故本题选 D。

2.【答案】A。解析:“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是说物质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意识之外无物,即意识决定物质,属于唯心主义,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属于唯物主义。故本题选 A。

3.【答案】C。解析:题干的意思是,一块石头如果与建筑材料联系起来看的话是不值钱的,可一块石头要是和古文物联系起来看的话可能就会价值连城。说明石头与外界存有多种具体的联系,从哲学角度来看,这是因为联系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即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是复杂多样的。故本题正确答案是 C。

4.【答案】B。解析:题中材料“1G 手机只能进行语音通话,2G 手机增加了短信、上网等功能,3G 手机又增添了高速上网功能等”,既体现了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的,也体现了新事物优于旧事物,故 B 项符合题意。本题材料只说明了事物是发展的,并未涉及事物发展的曲折性问题,故 D 项不合题意;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故 A 项中“全面继承”、C 项中“彻底否定”的表述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 B。

5.【答案】C。解析:垃圾和资源是矛盾的两个方面,认为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即认为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也就是坚持了矛盾的分析方法,看到了矛盾的同一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故本题答案为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