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某日 19 时许,市局 110 指挥中心接报警,居民楼高层住户李某不慎将 2 岁的孙女反锁在屋内。派出所民警黄某和江某赶往现场处置,发现该幼童已爬上了客厅窗台。由于窗户敞开,幼童随时有跌落的危险。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有:
A.为规避法律风险,劝告小孩家属自己找锁匠开锁
B.向指挥中心报告,因无专业工具无法开展救助
C.征得小孩家属同意,使用工具破门,实施救助
D.认为不属于派出所民警的职责,告知小孩家属向公安消防队求助
2. 关于公民配合警察工作问题,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有:
A.警察查验张某居民身份证时,张某认为自己没有违法犯罪,因而予以拒绝
B.警察因侦查犯罪的需要,征用了李某私人公司的 3 间办公用房,为期半个月。李某在同意提供房间的同时,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支付使用费用
C.外出旅行的王某返程期间因航班延误,回家时已到深夜。当他肩扛背包走到小区门口时,恰好遇到民警巡逻。民警将其挡住进行盘问,王某拒绝回答,并质问警察:“我是合法公民,又不是犯罪分子,凭什么查我?”
D.配合警察工作是人民群众应尽的义务
3. 甲市公安机关民警小沈和小陈正在调查恐怖活动嫌疑,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是:
A.可以通知了解情况的人员到公安机关或者其他地点接受询问,但其他地点只限于被调查人员所在单位、住处或者其提出的地点
B.可以禁止嫌疑人员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期限不得超过 3 个月
C.可以提取嫌疑人员的血液、尿液、脱落细胞等生物样本
D.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
【参考答案】
1.【答案】ABD。解析:受理求助属于接警范围,人民警察应及时赶往现场处置,A 项做法不当。现场局面难以控制,需要增援或者需要其他主管部门到场解决的,现场处置民警应当立即向下达处警指令的单位报告,要求增派相应力量,但同时也应展开救助,B 项做法不当,D 项做法不恰当。故本题答案为 ABD。
2.【答案】AC。解析:根据《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五条,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出示执法证件,可以查验居民身份证:(一)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需要查明身份的;(二)依法实施现场管制时,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三)发生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突发事件时,需要查明现场有关人员身份的;(四)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港口、码头、机场或者在重大活动期间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场所,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五)法律规定需要查明身份的其他情形。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拒绝人民警察查验居民身份证的,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分别不同情形,采取措施予以处理。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扣押居民身份证。但是,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执行监视居住强制措施的情形除外。所以警察在具体履行职责的过程中人民群众应当予以配合。A 选项拒不配合错误。《人民警察法》第九条,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盘问、检查;经盘问、检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经该公安机关批准,对其继续盘问:(一)被指控有犯罪行为的;(二)有现场作案嫌疑的;(三)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四)携带的物品有可能是赃物的。C 选项警察发现可疑人员可以盘问检查,群众拒不配合错误。B 选项,根据《人民警察法》第十三条,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必要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优先使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人的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场地和建筑物,用后应当及时归还,并支付适当费用;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公民可以要求必要费用。故本题答案为 AC。
3.【答案】BCD。解析:《反恐怖主义法》第 50 条规定:公安机关调查恐怖活动嫌疑可以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对嫌疑人员进行盘问、检查、传唤,可以提取或者采集肖像、指纹、虹膜像等人体生物识别信息和血液、尿液、脱落细胞等生物样本,并留存其签名。公安机关调查恐怖活动嫌疑,可以通知了解有关情况的人员到公安机关或者其他地点接受询问。因此 A 项错误,C 项正确。第 53 条规定:公安机关调查恐怖活动嫌疑,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根据其危险程度,责令恐怖活动嫌疑人员遵守下列一项或者多项约束措施:(一)未经公安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指定的处所;(二)不得参加大型群众性活动或者从事特定的活动;(三)未经公安机关批准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进入特定的场所;(四)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五)定期向公安机关报告活动情况;(六)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公安机关保存。公安机关可以采取电子监控、不定期检查等方式对其遵守约束措施的情况进行监督。采取上述规定的约束措施的期限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不需要继续采取约束措施的,应当及时解除。因此 B 项正确。《反恐怖主义法》第 45 条规定: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军事机关在其职责范围内,因反恐怖主义情报信息工作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依照前款规定获取的材料,只能用于反恐怖主义应对处置和对恐怖活动犯罪、极端主义犯罪的侦查、起诉和审判,不得用于其他用途。因此 D 项正确。故本题答案为 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