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部 导航

2022公安院校联考公安专业知识模拟题(十)

2022公安院校联考公安专业知识模拟题(十)

中公警法考试网 | 2021-05-31

1. 甲系某公司经理,乙是其司机。某日,乙开车送甲去洽谈商务,途中因违章超速行驶当场将行人丙撞死,并致行人丁重伤。乙欲送丁去医院救治,被甲阻止。甲催乙送其前去洽谈商务,并称否则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于是,乙打电话给 120 急救站后离开肇事现场。但因时间延误,丁不治身亡。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不构成犯罪,乙构成交通肇事罪

B.甲、乙均构成交通肇事罪

C.乙构成交通肇事罪和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甲是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D.甲、乙均构成故意杀人罪

2. 以下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是:

A.管制 B.剥夺政治权利 C.罚金 D.没收财产

3. 下列属于妨害公务罪的是:

A.李某让其在派出所值班的儿子回家过年

B.小刘因丈夫在公安局工作繁忙,夫妻离多聚少,因此坚决不同意丈夫在假期上班

C.某厂领导纠集大批职工阻挠税务人员查税

D.工商局的老张平日横行乡里,一次他在问人要烟时被群众殴打

4. 人民警察下班途中遇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的情况,是否应当挺身而出履行职责?

A.可以履行职责,也可以不履行职责,因为不是在其工作时间

B.不用履行职责,因为是在其非工作时间

C.视情况而定

D.应当履行职责

5. 公安机关与其他国家行政机关的不同之处在于:

A.实施行政管理 B.开展刑事侦查

C.实施行政处罚 D.服务人民群众

【参考答案】

1.【答案】B。解析:甲的行为属于教唆行为,与乙构成共同犯罪,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按照交通肇事处罚,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本案中,乙不是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不属于因逃逸致人死亡。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因此,甲、乙均构成交通肇事罪共犯。故本题答案为 B。

2.【答案】A。解析: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有五种,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有四种,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故本题答案为A。

3.【答案】C。解析:妨害公务罪,又称“阻碍执行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行为,是我国刑法中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一种。主要特征是:(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管理活动,侵害的对象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并且是正在依法执行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2)在客观上表现为以暴力、威胁的方法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所谓暴力通常表现为殴打、捆绑、禁闭等侵犯人身的强力行动;所谓“威胁”通常表现为以杀害、伤害、毁灭财产或毁灭名誉等形式实行精神强制。(3)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是国家工作人员正在依法执行公务而有意用暴力、威胁方法进行阻碍。选项 C 体现了以威胁方法阻挠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职务。故本题答案为 C。

4.【答案】D。解析:《人民警察法》第十九条规定,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形,应当履行职责。故本题答案为 D。

5.【答案】B。解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五条,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依法先行拘留,对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依法逮捕。第一百一十六条,公安机关经过侦查,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案件,应当进行预审,对收集、调取的证据材料予以核实。而一般的行政机关是不能进行刑事侦查的,故本题答案为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