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意识是 “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
A.意识是沟通客观和主观的桥梁
B.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
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内容和源泉是主观的
D.意识的内容和源泉是客观的,而形式是主观的
1.【答案】D。中公解析:意识之所以成为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因为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1)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和生理 基础,但并不是意识的源泉,它不能产生意识的内容,意识的内容只能来源于客观世界,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对象的反映。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其内容都是人脑对 客观对象的反映。(2)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的源泉和内容虽然是客观的,但是它是在人脑中形成的一种主观映象。A项说法错误,实践是沟通主观与客观的桥梁;B项说法错误,意识的来源是客观存在;C项说法错误,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故本题答案选D。
2.“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是:
A.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原理
C.联系的普遍性和系统性原理
B.矛盾发展不平衡原理
D.量变和质变关系原理
2.【答案】B。中公解析:事物存在的矛盾以及矛盾发展是不平衡的,有主要矛盾和非 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之分,这被称为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矛 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坚持两点论,又要坚持重点论。宏观政策在需求侧 还是在供给侧上做文章,不是非此即彼,只是有所侧重。供给侧改革是当前阶段中国经 济发展的重点。这体现了矛盾的不平衡原理。故本题答案为B。
3.下面是“元曲四大家”的代表作,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关汉卿 “窦娥冤”
B.郑光祖 “倩女离魂”
C.白朴 “汉宫秋”
D.马致远 “墙头马上”
3.【答案】AB。中公解析: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白朴的代表作:《梧桐雨》《墙头马上》《东墙记》等;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郑光祖代表作:《迷青琐倩女离魂》、《虎牢关三战吕布》、《倩女离魂》;马致远的代表作《汉宫秋》。故本题答案为AB。
4.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经常说“要善于抓住机遇”;在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 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机遇稍纵即逝”。这些观点要求我们在科学研究和 日常生活中:
A.必须注重必然性,也必须注重偶然性 B.必须注重对事物必然性的研究
C.夸大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D.抹杀偶然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4.【答案】A。中公解析: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必然性又常常通过偶然性来表现。因此,我们要善于抓住机遇,既要注重必然性,也要注重偶然性,通过偶然性来把握和认识事物的必然性。题干中所说“要善于抓住机遇”、“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机遇稍纵即逝”都是体现了这一观点。故本题答案选A。
5.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的作品有:
A.《创世纪》 B.《最后的审判》
C.《向日葵》 D.《最后的晚餐》
5.【答案】AB。中公解析:《创世纪》是米开朗基罗画在梵蒂冈西斯廷教堂礼拜堂天花板上的壁画,是米开朗基罗的代表作之一。《最后的审判》是米开朗基罗于1534年至1541年受命于罗马教宗儒略二世为西斯廷天主堂绘制的一幅巨型祭台圣像画。《向日葵》是荷兰画家梵高最著名的作品。《最后的晚餐》是意大利伟大的艺术家达·芬奇的著名油画作品,绘于米兰一座修道院的餐厅墙上。故本题答案选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