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言语理解中,有一种题目叫做词语理解题,这类题目考察的是让我们根据上下文内容去准确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我们需要遵循的统一原则就是“回到原文,以文解文”。那么今天,中公警法考试网带大家来具体学习一下这类题目的解法。
一、确定提问方式
1.根据这段文字,“……”是指
2.划线词语的意思是指
3.文中“……”指的是
二、回归原文,找出所问词句在原文中的位置,结合前后文理解
根据考察类型,将词语理解题分为:
1、指代性词:这、那、他/她/它(们)。对于指示代词,一般要遵循就近原则,且指示代词所指代的东西上文一般已经出现,故是往上指代且就近指代。比如说:我和他相识已经超过了20年。“他”指的是谁?上文中应有提及。
2、概念性词:一些概念类的词,这类概念跟判断中的定义判断题目类似,需要我们分析整段材料,综合归纳概念具体意思,考察对信息的整合筛选能力。比如:网络时代独有的文化,可以说是一种“新集体文化”(接着列举一些新集体文化的特点),问材料中提到的“新集体文化”指的是_______。我们需要对新集体文化进行总结归纳。
3、比喻性词:这类词语需要找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从而确定本体的具体意思。比如说:电动汽车的部件品种应该由企业根据总体设计和市场进行选择,没有必要由标准越俎代庖。本句话中,“越俎代庖”的“庖”是什么意思,当然这句话我们需要清楚知道“越俎代庖”的本意,从而知道“庖”的本身应该做这件事情的人,在这个文段中指代的就是本身应该做这件事情的主体“市场及企业的总体设计”。
三、分析选项作答
我们通过例题巩固一下这种题目的解答方法。
【例题】中外文学艺术史上的许多个案证明,一位作家、艺术家,只有立足于自己的生命体验,捕捉生命意识,又能以超越性的襟怀,以大生命意识的视野,透视人性,观照人生,体察万物,才能创作出境界最为高超,具有久远而又强劲的生命活力的作品。
这段文字中提及的“大生命意识”是指:
A . 艺术家要加强修养,要有大格局、大智慧
B . 拥有超人类的生命襟怀,向往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C . 生命是可贵的、神圣的,人类所有正常的生命本能都应得到尊重
D . 以政治的、道德的、法律的尺度,对笔下人物予以是非好坏的明确判定
【中公解析】B。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词句理解题
第二步:分析题干
通过“大生命意识”定位原文,结合文段,“以超越性的襟怀,以大生命意识的视野”结构相同,则其与“超越性的襟怀”表述意思应该相似,主要强调超然物外。对比选项,选B。
第三步:分析选项
A选项:文意体现不出“加强修养”,不符合语境,所以A排除。
B选项,正好体现出“超人类的生命襟怀”,B当选。
C选项:文意体现不出“对生命的尊重”之情,不符合语境,所以C排除。
D选项:文意体现不出“对笔下人物予以是非好坏的明确判定”,不符合语意,所以D排除。
故本题选B。
中公警法考试网相信通过上述讲解大家清楚地了解词语理解题,此外,还要在平时多多练习。期待大家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