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属于犯罪现场保护的对象是:
A.现场的痕迹物证 B.现场的相关人员
C.现场的整体状况 D.见证人
2. 下列关于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先静后动,先下后上,先重点后一般,先固定后提取
B.先静后动,先下后上,先一般后重点,先易后难
C.先静后动,先上后下,先一般后重点,先易后难
D.先动后静,先下后上,先一般后重点,先固定后提取
3. 关于刑事案件中的搜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搜查必须由侦查人员进行
B.执行搜查的侦查人员不得少于 2 人
C.搜查前不必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
D.搜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进行
4. 下列关于证据收集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公安机关收集的涉及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
B.公安机关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取证据,应当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并开具调取证据通知书
C.收集、调取的物证应当是原物
D.书证的副本、复印件不能反映书证原件,但具有唯一性时,也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参考答案】
1.【答案】D。解析:犯罪现场保护的对象是犯罪现场中的相关人员及痕迹物品。1.相关人员包括:(1)被害人、报案人、发现人;(2)知情人(犯罪嫌疑人及上述人员之外的其他知情人员);(3)犯罪嫌疑人,包括其同伙和包庇犯罪的人员;(4)犯罪现场勘查的工作人员,包括负责犯罪现场处置的人员。2.犯罪现场状态。3.犯罪现场中的痕迹物品,如血迹、脚印等。4.犯罪现场中的尸体。对于见证人无须保护。故本题答案为 D。
2.【答案】A。解析:《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规则》第三十一条规定,现场勘验、检查按照以下工作步骤进行:(一)巡视现场,划定勘验、检查范围;(二)按照“先静后动,先下后上,先重点后一般,先固定后提取”的原则,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勘验、检查流程;(三)初步勘验、检查现场,固定和记录现场原始状况;(四)详细勘验、检查现场,发现、固定、记录和提取痕迹、物证;(五)记录现场勘验、检查情况。故本题答案为 A。
3.【答案】C。解析: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一十七条,为了收集犯罪证据、查获犯罪人,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侦查人员可以对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隐藏罪犯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的地方进行搜查。选项 A 正确。第二百一十八条,进行搜查,必须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执行搜查的侦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选项 B 正确,C 错误。第二百二十条第三款,搜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进行。选项 D 正确。故本题答案为 C。
4.【答案】D。解柝:书证有更改或者更改迹象不能做出合理解释的,或者书证的副本、复印件不能反映书证原件及其内容的,不能作为证据使用。故本题答案为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