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申论考试中,归纳概括题是必考题,考查的方式灵活多样,中公教育根据近几年来归纳概括题型的考查方式,结合部分省市省考申论考试题目,整理出部分的归纳概括答题技巧以及整体的考查趋势,供考生们学习。
考查形式
从题型难度上来讲,归纳概括题型相较于其他类型的题目作答难度相对较小,其考查的作答对象基本上可以从题干中获取,作答的方向还是相对于比较明确的,常见的的作答对象如存在的问题、某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影响(积极影响如意义,消极影响如问题)等。目前也出现了一些特殊的问法,在做题目时可能会有一定的迷惑性,如特点、重要性、思想倾向等需要进一步结合材料分析。也有一些特殊的考查形式,考查学员的整体知识背景,如2021上海市考B卷中的第二题,“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分析资料2,资料3,资料4中反应出的斗争的共性”、2020上海市考A卷的第三题“结合给定资料,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阐述红旗渠代表了怎样的精神传承”等。因此学员在备考时一定要加强对于时政热点的学习,加深印象和了解,对于理解题目大有裨益。
作答技巧
在作答申论题目时要秉持着一切从材料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可增加过多的主观臆断,归纳概括类型的题目在作答时也是如此。归纳概括题目绝不是简单的抄材料,而是结合题干问法在基于对于给定材料的整体理解上进行高度的凝练与整合。归纳和概括也分为两个部分,概括在于对于复杂的资料进行关键信息的提取,而归纳在于对于已提取出的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整合,体现学员的逻辑思维能力。
概括材料时常见的办法:1. 材料描述内容较为规范和正式,书面用语较多,适当删减不必要的信息直接摘取即可;2. 材料表述内容过于口语化,将其转化为书面用语;3. 材料本身较为散乱琐碎时,根据材料本身逻辑划分好要点提取范围进行综合概括即可。(以上做法基于符合题干问法基础之上)。
归纳整合时常见的办法:1. 根据题干中关键词的提示进行分类;2. 材料本身逻辑比较清晰时可对材料进行划分,根据材料逻辑进行分类;3. 材料要点信息较为琐碎时,根据要点本身的特点寻找共性内容,确定为相同性质要点即可进行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