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部 导航

2018年公务员招警考试公安专业科目模拟(一)答案解析

2018年公务员招警考试公安专业科目模拟(一)答案解析

中公警法考试网 | 2018-01-17

中公警法考试网提供公务员招警公安专业科目考试题、公安专业科目试题及答案、公安专业知识练习题。更多公务员招警考试试题,尽在中公警法考试网考试题库栏目!加入QQ群交流群,及时获取更多考情资讯!

点击查看>>2018年公务员招警考试公安专业科目模拟(一)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解析:“警察”一词英文为police,它源于希腊语politician,最初的含义是指都市的统治方法或都市行政。在现代,警察的含义一般是指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惩治犯罪、保卫国家安全的国家行政力量。故本题答案为D。

2.【答案】A。解析:国家的本质是阶级意志的体现,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暴力组织。故本题答案为A。

3.【答案】C。解析:公安机关的性质是指公安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相区别的根本属性。认识公安机关的性质是确定公安机关职能、任务、职权等问题的重要根据。公安机关的性质体现在公安机关的一切公安实践之中,体现在全体公安民警执行公安任务、行使公安职权的行为之中。故本题答案为C。

4.【答案】C。根据《人民警察法》第六条,公安机关必须依法履行以下职责:(四)组织、实施消防工作,实行消防监督。故本题答案为C。

5.【答案】A。解析:公安机关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总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故本题答案为A。

6.【答案】D。解析:D项属于紧急状态处置权。

7.【答案】D。解析:《刑法》第0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8.【答案】B。解析:复杂客体是指一个犯罪行为同时侵犯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具体的社会关系。例如抢劫罪,不仅侵犯了公私财物所有权,而且也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

9.【答案】A。解析:我国刑法将自然人的刑事责任年龄分为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限制刑事责任年龄和完全刑事责任年龄三个阶段,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为限制刑事责任年龄,故负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是已满14周岁。故本题答案为A。

10.【答案】D。解析:《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规定,贪污贿赂犯罪,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故本题答案为D。

11.【答案】B。解析:《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审判人员有前款规定的行为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前三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本章关于回避的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依照本章的规定要求回避、申请复议。”据此可知,无论民诉还是刑诉中,ACD都适用回避制度,证人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不适用回避制度。故本题答案为B。

12.【答案】B。解析:《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故本题答案为B。

13.【答案】A。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条第三款规定:“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故本题答案为A。

14.【答案】D。解析: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条规定: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全国的治安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治安管理工作。治安案件的管辖由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本题答案为D。

15.【答案】C。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二条规定:“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的,处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C项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妨碍公共场所安全的行为;C正确;A项属于侵犯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BD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16.【答案】B。解析: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八条 公安机关受理报案、控告、举报、投案后,认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立即进行调查;认为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告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投案人,并说明理由。刑事案件为立案;本题答案为B。

17.【答案】A。解析: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七十九条: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对治安案件的调查,应当依法进行。严禁刑讯逼供或者采用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手段收集证据。以非法手段收集的证据不得作为处罚的根据。本题答案为A。

18.【答案】D。解析: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生产和生活中所形成的关系,其包括的内容十分庞大,例如,经济关系、政治关系、行政管理关系、家庭关系等。法律规范调整的是社会关系中的一些方面,而不是全部内容。例如,友谊关系、爱情关系一般不由法律调整,而由道德规范来调整。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19.【答案】A。解析:《宪法》序言规定:“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据此可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A正确;BCD是国家的基本法。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20.【答案】A。解析:人民政协的监督,是指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界人士依法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公安机关任用的其他人员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情况进行监察和督促。人民政协主要是通过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提出批评、建议等方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