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部 导航

2019年法检招聘考试法律基础知识: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有哪些?

2019年法检招聘考试法律基础知识: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有哪些?

中公警法考试网 | 2019-07-25

点击进入法院招聘考试考生交流群

法检招聘微信公众号(fzzpksw)实时更新法院检察院书记员招聘资讯和备考资料!

【导语】中公警法考试网为大家带来2019年法检招聘考试: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有哪些?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2019年法检考试

一、侵犯生命、身体权的犯罪

【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本罪客体为他人的生命权。

安乐死问题:安乐死分为积极安乐死和消极安乐死。消极安乐死是指对濒临死亡的患者经其承诺不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任其自然死亡,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积极安乐死是指有意识缩短患者生命,使其提前结束生命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未经本人同意摘取其器官,或者摘取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的器官,或者强迫、欺骗他人捐献器官的,依照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违背本人生前意愿摘取其尸体器官,或者本人生前未表示同意,违反国家规定,违背其近亲属意愿摘取其尸体器官的,依照侮辱尸体罪定罪处罚。

二、侵犯性权利的犯罪

【强奸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

强奸罪保护的法益是妇女的性自主权,本罪的行为结构:采取强制手段,压制妇女反抗(使妇女不能反抗、不敢反抗、不知反抗)进而实施奸淫行为。

行为对象是妇女,行为主体:实行强奸行为的人是男子,妇女可以作为强奸罪的教唆犯、帮助犯。

【强制猥亵、侮辱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猥亵儿童罪】猥亵儿童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强奸罪、强制猥亵罪、猥亵儿童罪对比:

三、侵犯人身自由的犯罪

【非法拘禁罪】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人的身体活动自由,行为对象是具有身体活动自由的自然人。

犯非法拘禁,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拘禁他人的,依照非法拘禁罪处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非法拘禁的,依照非法拘禁从重处罚。

【拐卖妇女、儿童罪】拐卖妇女、儿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对被买儿童没有虐待行为,不阻碍对其进行解救的,可以从轻处罚;按照被买妇女的意愿,不阻碍其返回原居住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四、侵犯名誉、司法的犯罪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诬告陷害罪】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侮辱罪:指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名誉的行为。

诽谤罪:指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毁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诬告陷害罪: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

罪名区分:

侮辱罪和诽谤罪:二者都是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区别在于诽谤必须是虚假事实,侮辱可以用真实事实;诽谤不使用暴力;侮辱可以使用暴力。

诽谤罪和诬告陷害罪:二者都是捏造事实,区别在于诬告陷害是想公安、司法机关告发虚假事实。

五、经典例题:

1.张某欠李某运费2万元,李某多次向张某索要,张均以无钱为由拒付。李遂纠集数人将张劫持至某宾馆客房,威逼张必须偿还2万元,在张某家人送来2万元后才将张放回。对此本案,说法正确的有:

A.李某成立聚众犯罪

B.李某构成非法拘禁罪

C.李某构成绑架罪

D.对李某应该以绑架罪定罪量刑

1.【答案】B。解析: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拘禁他人的,依照非法拘禁罪处罚。本题中李某为索要2万元债务扣张某构成非法拘禁罪。故本题答案为B。

2.甲某为了要男孩而将妻子刚生下的女婴放到荒无人烟的深山里,甲犯有何种罪行?

A.过失致人死亡罪

B.故意杀人罪

C.遗弃罪

D.虐待罪

2.【答案】B。解析:遗弃罪和故意杀人罪的区别是:遗弃罪的行为人并不希望或者放任被害人死亡,只是不愿意履行扶养义务;而故意杀人罪的行为人则是希望或者放在被害人死亡。遗弃行为并不立即导致被害人死亡;而故意杀人行为则立即导致被害人死亡。本题中甲将女婴放到荒无人烟的深山里则是放任女婴死亡的行为,所以应当构成故意杀人罪。故本题答案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