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部 导航

2021法检考试练习题题库:法律基础知识模拟习题(四十七)

2021法检考试练习题题库:法律基础知识模拟习题(四十七)

1. 下列对宣告死亡的条件表述正确的是:

A.下落不明满四年 B.失去音讯达三年

C.下落不明满五年 D.下落不明满两年

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非营利法人的是:

A.基金会 B.社会团体

C.社会服务机构 D.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3. 下列行为中,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A.甲有朋自远方来,甲不在,乙代为招待的行为

B.甲为一香客,甲赴寺庙进香的行为

C.甲殴打乙致伤的行为

D.甲赠与乙1万元的行为

【参考答案】

1.【答案】A。解析:《民法典》第46条规定:“自然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死亡:(1)下落不明满四年;(2)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满二年。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经有关机关证明该自然人不可能生存的,申请宣告死亡不受二年时间的限制。”故本题答案为A。

2.【答案】D。解析: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法人分为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以及特别法人三类。其中,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营利目的成立,不向出资人、设立人或者会员分配所取得利润的法人,为非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则ABC都是非营利法人。根据《民法典》第96条规定,机关法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为特别法人。则D不是非营利法人,是特别法人。故本题答案为D。

3.【答案】D。解析: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A选项属于情谊行为,不受法律调整,不属于法律行为。B选项属于一般的社会行为。因此,A、B选项不正确。对于民法上的行为,根据意志是否须明确对外作出意思表示,可将行为划分为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法律行为是行为人通过意思表示,旨在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如合同行为。事实行为是行为人主观上没有产生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表示,客观上引起法律关系发生的行为。如侵权行为,行为人主观上并没有引起法律效果的意思,但客观上确实导致了赔偿的发生。C选项属于事实行为,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D选项甲赠与乙1万元的行为属于赠与行为,甲乙之间成立赠与合同关系,因此D选项属于民事法律行为。故本题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