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部 导航

2022法检考试练习题题库:法律基础知识模拟习题(6.24)

2022法检考试练习题题库:法律基础知识模拟习题(6.24)

【导语】中公警法考试网为广大考生提供2022年法检考试模拟题以及备考资料,考生可关注本站获取更多考试信息。

推荐: 2022招警考试模拟试题汇总

关于单位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5/二/54.多选)

A.就同一犯罪而言,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既遂标准完全相同

B.《刑法》第一百七十条未将单位规定为伪造货币罪的主体,故单位伪造货币的,相关自然人不构成犯罪

C.经理赵某为维护公司利益,召集单位员工殴打法院执行工作人员,拒不执行生效判决的,成立单位犯罪

D.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发现其曾销售伪劣产品20万元。对此,应追究相关自然人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刑事责任

参考答案

【考点】单位犯罪

【难度】★★

【答案】ACD。解析:就同一犯罪而言,犯罪的既遂标准并不因行为主体而改变。刑法分则的诸多犯罪,其犯罪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不能由于主体不同而改变既遂标准。例如,无论自然人犯罪还是单位犯罪,合同诈骗罪都以获取被害人财物为既遂标准,因此既遂标准是相同的。当然,有些犯罪对于单位和自然人规定了不同的立案数额标准,但这只是说明犯罪成立标准不同,不是既遂标准不同。因此,就同一犯罪而言,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既遂标准是完全相同的。A项正确,当选。

必须有刑法的明文规定,单位才可以作为犯罪主体。由于《刑法》第一百七十条未将单位规定为伪造货币罪的主体,故单位伪造货币的,不构成单位犯罪。但是,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条的解释》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单位实施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未规定追究单位的刑事责任的,对组织、策划、实施该危害社会行为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单位伪造货币的,应追究相关自然人伪造货币罪的刑事责任。B项错误,不当选。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2015年7月22日起施行)第二条第五至七项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执行人员进入执行现场或者聚众哄闹、冲击执行现场,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属于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于单位实施拒不执行判决、裁定行为能否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问题,在考试当时(2015年9月),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只能由自然人构成,不能由单位构成,故不成立单位犯罪;而应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条的解释》(自2014年4月24日起施行),对组织、策划、实施该危害社会行为的人,按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追究自然人犯罪的责任。但是,《刑法修正案(九)》(自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增设了单位主体,因此现在应认定C项可构成单位犯罪。C项正确,当选。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涉嫌犯罪单位被撤销、注销、吊销营业执照或者宣告破产的应如何进行追诉问题的批复》规定,“涉嫌犯罪的单位被撤销、注销、吊销营业执照或者宣告破产的,应当根据刑法关于单位犯罪的相关规定,对实施犯罪行为的该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对该单位不再追诉”。D项正确,当选。

故本题选ACD。原司法部答案为AD,因2015年11月1日《刑法修正案(九)》的施行,本题答案作出相应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