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中公警法考试网为广大考生提供2022年法检考试模拟题以及备考资料,考生可关注本站获取更多考试信息。
推荐: 2022招警考试模拟试题汇总
甲、乙二人同村,宅基地毗邻。甲的宅基地倚山、地势较低,乙的宅基地在上将其环绕。乙因琐事与甲多次争吵而郁闷难解,便沿二人宅基地的边界线靠己方一侧,建起高5米围墙,使甲在自家院内却有身处监牢之感。乙的行为违背民法的下列哪一基本原则?(单选)
A.自愿原则
B.公平原则
C.平等原则
D.诚信原则
【考点】民法的基本原则
【难度】★★★
【答案】D。解析:根据《民法总则》第五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自愿原则,即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由表达自己的意愿,并按其意愿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原则。自愿原则的核心是意思自治,内容是民事主体依自己的意愿去设立、变更、消灭民事法律关系,对他人意思自治的不当干预就是对自愿原则的违反。本题中,乙建起高5米的围墙,并未涉及意思自治,谈不上违反自愿原则。A项错误,不当选。
根据《民法总则》第六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公平原则,即指民事主体应当本着公平的理念从事民事活动,司法机关应当根据公平的理念处理民事纠纷。民法以追求形式平等(平等原则)为原则,以追求实质平等(公平原则)为例外,当民事主体适用平等原则导致双方当事人利益明显失衡时,此时就需要利用公平原则来纠偏,合理的确定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以免造成对实质公平的过度违反。乙建起高5米的围墙,既不会造成对平等原则的违反,更不会造成对公平原则的违反。B项错误,不当选。
根据《民法总则》第四条规定,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平等原则,即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不同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法律关系适用同一法律,处于平等的地位、民事主体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必须平等协商、对权利予以平等的保护。乙建起高5米的围墙,不会造成甲乙民事权利能力不平等,乙的行为并未违反平等原则。C项错误,不当选。
诚实信用原则,即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时,应当诚实守信,正当行使民事权利并履行民事义务,不实施欺诈和规避法律的行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诚实信用原则正面的含义即:“民事主体之间一旦作出意思表示并且达成合意,就必须重合同、守信用,正当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反面的含义即:“禁止权利滥用”,禁止权力滥用是诚实信用原则的子原则,即指民事权利的行使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亦即权利行使并非毫无边界,行使民事权利应当顾及圉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否则为滥用民事权利。本题中,乙“沿宅基地的边界线靠己方一侧,建起高5米围墙”的行为,虽然利用的是自己的宅基地使用权,且并未超出边界,但其目的是专门为侵害了甲之利益,故为民事权利之滥用,违反的是诚实信用原则。D项正确,当选。
故本题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