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部 导航

2019年社会招警考试:结构化面试这些小细节一定要谨慎处理

2019年社会招警考试:结构化面试这些小细节一定要谨慎处理

中公警法考试网 | 2019-08-06

点击进入2019年社会招警考试考生交流群

【导语】中公警法考试网为考生准备社会招警面试备考技巧、行测考试题库等文章,帮助考生备考。更多社会招警面试考试资料相关内容关注本站。


在公职类面试当中,主要采取的形式还是结构化,这里中公教育就和大家聊聊,考官在评分过程中反感哪些行为,同时怎样答题易得考官青睐,结构化面试中的这些小细节一定要谨慎处理。

一、在公职类面试中,考官反感考生这样的行为:

1、小动作太多

有些考生在紧张的状态下,容易出现一些小动作,比如抖腿、转笔、吐舌头、耸肩等等,殊不知在考官看来这是一个人没自信的表现,也不够沉着冷静。

2、乱用名言警句

有些考生为了显示自己的积累或者想让自己的答案显得高大山,就喜欢引用,特别是引用领导人的讲话,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自己要对引用的名言警句非常熟悉,不能出现说错或者比较含糊的情况,另外一方面是不要乱堆砌或者语境引用错误。

3、声音太小,语速过快或过慢

回答问题的时候,声音一定要洪亮,语速要适中,不宜过快或过慢。如果声音过快,很有可能考官会听不清你的内容,或者会让考官压根不会听你的内容,语速把握不当也会出现这一问题。所以要想得,一定要规避这一问题。

二、在公职类面试中,考官都欣赏这样的考生

1、气场强的考生

气场是包含了考生的长相、着装、行为举止、情绪状态、答题流畅度、对面试题的理解和分析等,是一个考生综合实力的体现。考官人事测评经验丰富,往往一眼就能看出考生是否有气场。气场影响因素很多,但是有些是一进考场就能展现出来的,如着装、颜值,表情等。在所有影响气场的因素中,考官最看重的是心态,即考生进场后是淡然自若、沉着应对,还是惊慌失措、不知所云。心态也会影响考生的语言表达,影响考生能否和考官自然的交流。试想,如果一位考生一进考场就表现的很紧张,战战兢兢,说话吞吞吐吐,答题紧盯稿纸、全程低头,如何能开展好公务员入职后工作?

因此,在面试时,考生要自信沉稳、淡然自若,向考官充分展现自己独当一面的个人魅力。千万不要让考官觉得你没见过大场面,hold不住局面。但凡事要把握好度,个性太强难以融入集体,不利于团结;气场太强也会给人压迫感,让考官觉得难以驾驭。

2、观点独特的考生

结构化面试形式规范、好操作、公平,站在考官评价的角度,也存在一些弊端,最大的弊端就是“同质化”。试想,一个考场20个人,回答同一套题,考生们年龄相仿,专业相同,知识背景和思维相似,考官一天听考生答几十遍题,非常容易厌烦,随着签号的推进,考生在考官眼里的表现也逐渐趋同。因此,在面试考场上,考官尤其是主考官非常讨厌模板化、同质化的答案,而非常喜欢思考角度独特、答题个性化的考生。独特的表现,有很多方式,而观点的独特,无疑是主考官最喜欢的。道理很简单,作为主考官,自然喜欢一些有深度的东西,观点无疑是面试中最有深度的内容了。

这里,需要强调一下,独特并不是哗众取宠,也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在符合主流价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体现个性的思维方式。

3、真诚自然的考生

面试中,主考官非常讨厌那些动作僵化、表情僵化、答题内容僵化的考生。试想,如果这个考生当了公务员,面对老百姓的时候也这么“端着”,如何能做好基层的工作?总书记都说了:干部要和群众打成一片。而跟群众打成一片,真诚自然、走心是前提。

所以,建议考生在面试中,心理上少一些束缚,多一些自然,行动上少一些僵化,多一些真实。不做作,不模板,不套路,真诚、自然、随和。人自然了,就自信了,就有气场了,发挥的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