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5条第1款规定:“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人民法院起诉、应诉,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该条款规定体现的是________原则。
A.国民待遇 B.最惠国待遇 C.对等待遇 D.同等待遇
2.第一审民事案件,其审判组织形式是:
A.独任制
B.既可以采用独任制也可以采用合议制
C.必须采用合议制,且合议庭必须由审判员组成
D.必须采取合议制,且合议庭必须由人民陪审员组成
3.民事诉讼中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的回避,分别由________决定。
A.人民法院院长,审判长 B.审判长,人民发员院长
C.审判委员会,审判长 D.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法院院长
1.【答案】D。解析:对等原则是指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对该国公民、企业和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同样加以限制。同等原则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人民法院起诉、应诉,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本题中法条体现了同等原则,故本题答案为D。
2.【答案】B。解析:《民事诉讼法》第160条规定:“简单的民事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并不受本法第136条、第138条、第141条规定的限制。”由此可知,对于第一审民事案件,按照简易程序审理的,采用审判员独任制的审理方式;按照普通程序审理的,采用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审理的方式。故本题答案为B。
3.【答案】D。解析:《民事诉讼法》第46条规定:“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9条规定:“书记员和执行员适用审判人员回避的有关规定。”因此,书记员和审判人员的回避均由人民法院院长决定。故本题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