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部 导航

2020年度上海市考试录用公务员专业科目考试大纲

2020年度上海市考试录用公务员专业科目考试大纲

上海市公务员局 | 2019-11-05

《政法》

第一部分 法律的一般原理

一.基础概念:法律的基本特征,法律的要素,法律的分类,法律的作用。

二.法律的制定:立法体制,立法原则,法律渊源,法律效力,法律体系。

三.法律的实施:法律遵守,法律执行,法律适用,法律关系,法律解释,法律责任。

四.法律的发展:中国法律传统的特点,世界主要法系,法治理念和法治国家。

第二部分 宪法及相关法

一.基础概念:宪法的概念,宪法的原则,宪法监督保障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历史发展。

二.国家的基本制度:国体政体,选举制度,国家结构形式,国家的经济制度。

三.权利和义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义务。

四.国家机构:国家机构的活动原则,中央国家机关,地方国家机关

五.宪法性法律:《立法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务院组织法》、《监察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第三部分 行政法

一.基础概念:行政法的概念,行政法的渊源,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法律关系。

二.行政主体:行政主体的概念,行政主体的范围。

三.行政行为概述:行政行为的概念,行政行为的分类,行政行为的成立与合法要件,行政行为的效力,行政行为的无效、撤销和废止。

四.行政行为:行政立法,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征用及补偿,行政协议,行政监督检查,行政确认,行政裁决,行政指导,行政事实行为。

五.行政程序:行政程序的概念,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行政程序的基本制度。

六.行政复议:行政复议的概念和原则,行政复议的范围,行政复议的管辖,行政复议的申请、受理、决定和执行。

七.国家赔偿:国家赔偿的责任,行政赔偿。

八.保密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保守国家秘密法的主要内容,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主要内容。

九.公务员制度:《公务员法》。

第四部分 刑法

一.基础概念:刑法的概念,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适用范围。

二.犯罪和犯罪构成:犯罪的定义与特征,犯罪的构成要件。

三.排除犯罪性的行为: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四.故意犯罪的形态:犯罪预备,犯罪既遂,犯罪未遂,犯罪中止。

五.共同犯罪: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的形式,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

六.刑罚:刑罚的概念,刑罚的种类,量刑,数罪并罚,缓刑,减刑和假释,时效。

七.刑法各论: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侵犯财产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

第五部分 民法

一.基础概念:民法的调整对象,民法的基本原则,民事法律关系。

二.民事主体:基础概念,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

三.民事法律行为:一般规定,意思表示,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和附期限。

四.代理:一般规定,委托代理,代理终止。

五.物权:物权和物权法的一般原理,物权的保护,所有权,相邻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

六.债权:债的概念和种类,债的发生、变更和消灭,不当得利,无因管理。

七.人身权:人身权的概念、特征和种类。

八.侵权责任:《侵权责任法》。

第六部分 合同法

一.基础概念:合同的概念,合同的种类,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二.合同的订立:合同订立的程序,格式条款。

三.合同的效力:有效合同和无效合同,可变更和可撤销合同,效力待定的合同。

四.合同的履行:合同履行的原则和规则,合同履行的担保。

五.合同的变更、转让和终止。

六.合同责任:缔约过失责任,违约责任。

第七部分 知识产权法

一.著作权法:著作权法及其著作权的客体,著作权人及其权利,著作权的利用和限制,邻接权,著作权的保护。

二.专利法:专利法和专利权的客体,专利权人及其权利,授予专利权的条件和程序,专利权的保护。

三.商标法:商标和商标法,商标权利,商标注册,商标权的使用,商标权的保护。

第八部分 商法与经济法

一.公司法:基础概念,公司的设立、变更、解散与清算,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二.竞争法

(一)反垄断法:基础概念,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过度集中,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原则,不正当竞争行为,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

三.市场秩序法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的权利与权益保护,经营者的义务,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法律责任。

(二)产品质量法:产品质量监督制度,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损害赔偿和罚则。

(三)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生产经营,食品检验,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监督管理。

四.宏观调控法

(一)财政法:基础概念,《预算法》、《政府采购法》、《招标投标法》以及相关规定。

(二)税法:基础概念,我国主要税种,税收管理体制和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第九部分 社会法

一.劳动法:基础概念,《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二.社会保障法:基础概念,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法律制度、《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三.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的主要类型及具体制度,社会保险费征缴,社会保险基金,法律责任。

四.环境资源法:基础概念,《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

第十部分 诉讼法与仲裁法

一.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管辖和回避,辩护与代理,刑事证据,强制措施,附带民事诉讼,期间和送达,立案、侦查和起诉,刑事审判程序,死刑复核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执行。

二.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主管和管辖,诉的概念,诉讼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民事证据,民事诉讼中的证明,期间、送达,法院调解,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强制措施,民事审判程序,督促程序和公示催告程序,执行程序,民事诉讼时效。

三.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和管辖,行政诉讼参加人,行政诉讼基本程序,行政诉讼的证据和法律适用,行政案件的裁判与执行。

四.仲裁法:仲裁的基本原则,仲裁机构,仲裁协议,仲裁程序,仲裁裁决执行,涉外仲裁。

第十一部分 国家及上海市法治建设近况及热点

一.国家及上海市立法最新进展

二.国家及上海市依法行政最新进展

三.国家及上海市司法改革最新进展

《财经管理》

第一部分 微观经济管理与产业政策

一.微观经济管理:供求分析,均衡的实现,弹性分析,企业的性质、边界与目标,组织管理,企业生产、成本与利润,最优生产要素组合,要素边际报酬,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生产要素供求及价格决定,要素分配机制,价格与工资粘性,经济效率和经济福利,市场失灵,资源错配,零边际成本,平台经济,"互联网+",网络经济创新发展。

二.市场结构、行为和绩效:市场结构基本类型,行业进入与退出,交易费用理论,信息不对称,博弈分析,定价行为、倾销与反倾销,企业并购,企业技术创新及其与市场结构的关系,市场绩效的衡量方法,经济行为的外部性,私人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的界定与供给方式。

三.产业升级与产业关联:产业分类,产业结构演进,产业关联的方式,投入产出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假设,中间需求与最终需求,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分析。

四.产业政策:产业政策的目标和手段,政府规制与放松管制,产业政策与市场机制的关系,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及适用条件,产业政策的作用。

第二部分 经济发展转型与宏观调控

一.经济增长与发展: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全要素生产率,发展水平的度量,内生增长理论,城乡二元结构,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因素,制度变迁理论,现代化经济体系及发展理念,经济指数的编制和应用。

二.国家发展战略:反贫困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人口政策与经济发展,比较利益和要素禀赋,关税与自贸区,外国直接投资与对外直接投资,主权财富基金,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贸易政策制定,中等收入陷阱成因及预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转型发展,区域发展的基本原理及代表理论,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区域分工,区域经济政策。

三.宏观调控的范围与效率: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国民经济核算,宏观调控的职能和作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和产业政策的综合运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国家预算管理和审计制度,收入分配制度,效率与公平,扩大内需政策,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四.市场经济与政府管理:国有资产管理,混合所有制改革,PPP模式,政府的边界、依法行政,自然垄断行业管理,政府失灵,营商环境,社保基金,政府采购,提升政府能力的战略与途径。

第三部分 城市经济管理

一.城镇化与城市体系:城市经济规模,城市集聚经济的成因和作用,城镇化与工业化,城乡协调发展,城镇化内涵、动力、发展阶段和基本形式,城镇体系的形成、特征与类型,中心城市的类别和作用。

二.城市经济管理问题:城市经济管理的任务与特征,城市公共产品,城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城市人口、就业与土地利用,新兴业态,构建宜居城市,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打响"四个品牌",上海产业发展与升级,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上海城市功能定位。

三.城市财政与金融:城市财政的职能,地方政府收支结构与管理,地方政府预算管理,城市金融机构的种类与作用,城市金融市场的组成及作用,科技金融。

第四部分 财务管理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特点、基本原则、主要任务、管理体制、核算目标、保障机制,行政事业财务会计科目的基本要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支付管理,行政事业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管理。

二.企业财务管理:概念、特点和目标,货币时间价值,风险及报酬,有价证券价值及收益率,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全面预算、预算编制的方法、执行与考核,筹资管理,项目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分配管理,财务分析。

第五部分 审计

审计目标,审计责任,审计准则,法律责任,审计计划,审计证据,审计抽样,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审计风险及评估,内部控制目标与要素,内部控制评价,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货币资金审计,财务报表审阅,政府审计与  内部审计,其他鉴证与非鉴证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