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部 导航

2018年辅警招聘考试行测模拟练习题

2018年辅警招聘考试行测模拟练习题

中公警法考试网 | 2018-03-14

全国辅警考试备考交流群:647336574

微信公众号 | 辅警招聘考试网:fjzpksw 回复“10G”得10G容量的资料

点击下载!招警练题APP!

例1.针对清王朝的人才禁锢政策,龚自珍提出了“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观点。对当时腐朽黑暗的封建专治和_______的思想界而言,龚自珍的响亮呐喊,简直就是________的狂言,它就像一声炸雷,一阵疾风,催人警醒,给人力量。

A.枯燥 不可一世 B.封闭 耸人听闻

C.僵化 如雷贯耳 D.沉闷 惊世骇俗

例2.这些敢于直面历史的人,表现出了应有的_________ ,采取了极为________的做法,他们没有“砸碎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而是完好地保留了那些欧式建筑、广场和绿地。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气度 睿智 B.理智 开明

C.魄力 大胆 D.胸襟 另类

例3.高校专业的设置应该是高校、政府、市场以及社会等多种力量多重考量的结果,过于强调某一方面必然会导致失衡。要实现相对合理和均衡,就要在制度上提供平台,比如确保大学在设置专业时经过教授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等专门机构的集体论证。教育主管部门也应推动并尊重现代大学治理模式,在专业设置上给专业组织更多的自主权。在消除不合理的制度因素之后,社会在评价高校专业时,才能有可能以理性平和的心态看待不同专业的就业状况,而不是把就业率的红牌等同于“专业不好”。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教育主管部门应给予大学更多的自主权

B.制度建设是保证专业评估合理性的基础

C.高校的专业设置应该考虑多方面因素

D.就业率不是评价专业好坏的唯一标准

例4.公元1616年,莎士比亚与汤显祖同年逝世。二人都可算作16、17世纪之交的伟大剧作家。二人都爱写剧本,不过写法却不大一样。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临近结尾,一双恋人殉情身亡,惨烈的悲剧以双方家族的和解收尾。和解的意愿的确美妙,只可惜,莎翁用于和解的笔墨太过不经意,仿佛仅仅为了“和解”的概念草草应付收场。《牡丹亭》里的杜丽娘,因梦中的相遇而思,而哀,而死,又因此而还生,而圆满。汤显祖将笔墨挥洒于爱而不耗损于恨,推敲于柔美而不沉醉于暴力,他笔下的爱,期待、给予、容纳、无嗔。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阐述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的伟大之处

B.分析《牡丹亭》独特的写作手法

C.比较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的艺术风格

D.总结中外古典戏曲的共同点

答案详解见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