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部 导航

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大纲解读

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大纲解读

中公警法考试网 | 2020-10-15

(四)提出和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1.能力解读

提出和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考生从复杂资料中抽丝剥茧发现问题,继而提出解决方法。对于该能力,需把握以下三个要求。

①理解、分析问题。考生在作答时要通读给定资料,发现和梳理具体、细微的问题,把握问题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分析问题的性质,认识到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及影响等,考量可能涉及的各方面利益,增强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②提出措施或办法。对问题进行理解和分析后,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结合对材料的理解,提出具体解决措施,并思考对策的针对性和可行性,最终筛取最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

③措施有效、可操作性。在提出对策的过程中,考生还需重视措施内容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即所提对策应结合实际情况,细化实施手段和操作步骤,使提出的具体方法能够直接被付诸实践。

2.考查形式

在申论考试中,提出和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形式比较明显,往往在题目中会直接要求考生“针对……提出对策”“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梳理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等,重点以提出对策题为载体进行测查。考生在作答时要通读材料,迅速发现问题,根据问题、原因、经验、教训等推出对策。贯彻执行题和文章论述题也会涉及这一能力,如让考生撰写建议书、报告,写一篇策论文等。

【示例】

如果你是沙洲市市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4”分别梳理三个市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25分)

要求:

(1)问题梳理全面、准确;

(2)所提措施有针对性、切实可行;

(3)不超过500字。(2020·国家·市级·第四题)

分析:本题是一道提出对策题,对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比较明显:一要分析材料中三个市场分别存在的问题,并思考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二要提出措施或办法。在分析完三个市场存在的问题后,要针对问题一一提出解决措施,或提取材料中已有的措施,或根据问题反向推导出措施。三要保证对策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例如,本题材料中提到莲池农贸市场存在“居民增加,市场脏乱”的问题,我们不能看到此处就直接提出“搬迁市场”的对策,还应结合本市场的特殊情况即“居民有需求,搬不走,拆除重建代价又太大”以及民众对于市场卫生和市场摊位的担心,提出“对市场进行升级改造,改造时找个地方过渡并维持好市场管理,安排人员清运垃圾为居民提供方便,改造后要安排摊主回到原位经营”等具体有效、可操作的措施。

(五)文字表达能力

1.能力解读

文字表达能力贯穿整个申论作答过程。关于该能力,考生要注意四个要求。

①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考生在作答时,要根据题型特点、文书或文章类型,熟练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使用特定的语言方法、手段表述特定的内容。

②准确规范。准确,是文字表达最为基本的要求,考生在书写时,要以准确的语言清晰地表达出观点,也可以运用修辞手法辅助表达;规范,指要力戒浮华、粗率、草草不恭的文风,应使用与机关行文规范相符的特定词汇、语体和语言方式,文风同机关保持一致,使用机关通用的、规范化的政治术语,使用严谨平实、庄重大气的书面语体。

③简明畅达。由于申论考试有严格的字数要求,考生必须保证用语简洁,这不仅能节省作答字数,也可以向阅卷者展现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语言把控能力。在文章论述题中大多会出现“语言畅达”或“语言流畅”的要求,因此考生要恰当地组织语言,保证语句的通畅。

④表述思想观点。考生要对材料中的事件、观点进行分析,立足材料形成个人的独立观点,并运用不同方式表达出来。

2.考查形式

文字表达能力是申论作答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在申论考试中,该能力在所有题型中均有体现,其中以两类题型为主:

一是贯彻执行题。这里特指2020年国考申论试卷的最后一道大题。题目设定了作答身份、作答任务、写作背景及目的等,要求写一篇800~1000字的应用文书。与常规贯彻执行题不同的是,我们在作答此类题目时,除了要依据材料提取相应要点外,还需对要点进行结构、语言、字数等方面的加工,设计开头、主体及结尾,使文书结构完整、重点突出,并具有一定的美感和感染力。

二是文章论述题。国考偏爱考查未明确写作主题的文章论述题,题目通常给出材料中的一句话,要求根据对给定句子的理解或思考,结合自己的经验或感受写一篇文章。在作答时,要根据材料和题目要求,迅速提炼总论点和分论点,形成正确的写作思路,并运用多种论证方式展开论述。

【示例】

假设你是S省省委人才发展局的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5”,以“海纳百川聚四方之才”为题,为S省省委人才发展局有关负责人撰写宣讲会上的推介讲话稿。(30分)

要求:

(1)角色定位准确;

(2)内容切合主题;

(3)语言流畅,有感染力;

(4)字数800~1000字。(2020·国家·省级·第五题)

分析:本题是一道贯彻执行题,作答字数为800~1000字,对考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要求较高。

首先看作答要求。“角色定位准确”“内容切合主题”体现了用语要准确和规范,文风符合身份要求,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及讲话的目的;“语言流畅”“有感染力”是对语言表述的要求,要做到语言的畅达及观点的真切。

再来看作答任务。“以‘海纳百川聚四方之才’为题”提示考生标题要准确,不可自行拟题;“宣讲”“推介讲话稿”则表明主要使用说明和陈述的表达方式,介绍S省的人才引进政策及在人才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且表述要有重点,达到推介的目的。

三、题型题量,相对稳定

从题型来看,国考申论主要考查归纳概括、综合分析、提出对策、贯彻执行和文章论述五大基本题型。2020年未考查文章论述题,而以800~1000字的贯彻执行题取代。今年考生在备考时,一方面需练习字数较多的“大公文”题,另一方面也不能完全忽视对文章论述题的练习,避免复习出现遗漏。

从题量来看,近年来国考申论试卷实际考查五道题。2011年、2012年和2016年国考申论试卷虽为四道大题,但其中一道大题会包含两小问,实际需要作答的题量仍为五道,题量稳定。考生可据此训练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