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坚持正规化专业化方向,提高公安执法队伍的素质及执法能力,2015年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安部、国家公务员局联合印发了《加强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招录工作的意见》(人社部发〔2015〕97号),公安体制自上而下进行了革新。对比2016年国考和2017年国考公告可以明显发现,针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设置专门的公安专业科目笔试,计入笔试总成绩,从入口上将人民警察职位与一般公务员相区分。为了提高考生的应试能力,中公警法考试网组建专门的公安研发团队,依托大纲和试题,把握试题方向和规律。
一、考试时限、题型和题量
人民警察专业科目笔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全部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题目分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情境三种类型。情境题出题较为灵活,通常以文字描述、表格或者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每一情境之下,设置3~5个选择题,并注明单选或者多选。
考试内容 | 题型 | 题量 |
《公安专业科目》 |
单选
多选 情境题 |
50道
20道 30道(8个材料) |
总计题量 | 100道 | |
总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14:00-16:00) |
二、考试内容
公安机关执法勤务职位面向社会招录人民警察专业科目笔试,主要是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测查报考者报考公安机关执法勤务职位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与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要素,包括职业素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三个方面。
(一)职业素质。主要测查报考公安机关执法勤务职位必备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
1.政治素质
(1)政治敏锐性;(2)政治鉴别力。
2、职业道德
(1)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2)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
(二)基础知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公安机关执法勤务工作有关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法律基础知识及执法依据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2)法学基础理论;(3)宪法基础知识;
(4)人民警察法基础知识;(5)行政执法主要依据;(6)刑事执法主要依据。
2.公安基础知识
(1)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与组织管理;
(2)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路线、方针、政策及历史沿革;
(3)公安队伍建设;
(4)公安执法监督。
(三)基本能力。主要测查报考者在公安机关执法勤务活动中,把握情况,正确观察、判断、分析案(事)件,妥善协调或处理问题的能力。
1.群众工作能力:
(1)宣传教育(2)沟通协调(3)组织动员(4)服务群众
2.行政管理与服务能力:
(1)调查研究(2)纠纷化解(3)风险识别
3.信息运用能力:
(1)信息搜集(2)信息分析(3)信息应用
4.接处警能力:(1)受理报警(2)求助(3)投诉(4)处警
5.应急处理能力:(1)事态研判(2)快速反应(3)合理处置